标题:
高尿酸血症可导致大鼠肾脏足细胞损害
讲者:
谭德敏
单位:
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
播放:
1844
论文摘要:
目的 通过雄性Sprayue-Dawley (SD)大鼠动物实验建立高尿酸血症模型,检测造模前后大鼠血尿酸(UA)、血肌酐(Scr)及尿素氮(BUN)的值,通过肾脏病理学观察足细胞的变化及足突的融合情况,应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检测造模前后足细胞标记蛋白PCX、podocin的表达水平,了解高尿酸血症是否对大鼠肾脏足细胞有无损伤。
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BG)8只、模型组(MG)32只。空白组用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每天3次,模型组用氧嗪酸钾盐(oxanine acid OA)按500mg/kg.d的剂量,加羧甲基纤维素钠(carboxy methyl cellulose CMC)配成浓度为0.8%的悬浮液灌胃,每天一次,2小时后酵母膏(Yeast Extract YE)以30g/kg.d的剂量分两次灌胃,3周后两组大鼠各取8只(模型组剩下的24只用于中草药干预),用10%水合氯醛溶液按0.3ml/100g腹腔注射麻醉后,开胸心脏取血2ml,测定血尿素氮、肌酐及血尿酸的值,剖腹取出肾脏组织切成两小块,一块用4%多聚甲醛固定,用于肾组织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化,一块置于-80℃冰箱保存,用于western检测。
结果 应用尿酸酶抑制剂联合酵母膏法造模3周后,模型组大鼠Scr、UA值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光镜下可见两组大鼠的肾小球基底膜(GBM)无明显增厚,系膜细胞(MC)及系膜基质(MM)无明显的增生,均未见嗜复红蛋白沉积,肾小球及肾小管形态结构基本正常。模型组有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电镜下可见模型组足细胞肿胀、空泡变性、足突节段性的融合。免疫组化染色PCX、podocin主要在肾小球足细胞上表达,可见空白组PCX、podocin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呈线性强阳性表达,呈棕褐色、着色深,模型组表达明显减少或者缺失,经统计学分析MG组AOD值与BG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胶电泳条带见MG组条带亮度明显减低,说明模型组PCX、podocin的表达量减少,通过光密度值分析见模型组PCX、podocin表达与BG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氧嗪酸钾盐(OA)联合酵母膏(YE)法成功造模出高尿酸血症肾病大鼠模型,首次证实高尿酸血症可导致足细胞的肿胀、空泡变性,足突(FP)的融合,足细胞标记蛋白分子PCX、podocin表达下调。有必要对高尿酸血症导致的足细胞损害的机制及其临床意义做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