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 探讨硬质支气管镜引导T管置入治疗良性气道狭窄的可行性及操作方法。
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良性气道狭窄的患者,共入选10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48.3岁。10例均为气管切开后狭窄、金属气切套管拔除失败再次插入或再次切开的患者,入院时携带金属气切套管,10例均为气切口上方气管狭窄,其中2例完全闭塞。入院后先予高频电刀切割、球囊扩张及冷冻治疗,均为管腔扩张后反复狭窄。 T管直径及长度的选择:按测量CT中间窗狭窄段上、下缘正常气道直径选择T管直径,一般选择小于正常气道直径的10%。支气管镜下测量气切口上缘至狭窄段上缘距离确定T管上部长度,尽量使T管越过狭窄段至少5mm,同时距声门不少于10mm,T管下部一般不剪裁。术中患者取平卧位头后仰,全身静脉麻醉,经口插入硬质支气管镜至狭窄段上方,封闭原气切口,硬镜连接麻醉机通气。先予球囊扩张狭窄段至气道正常大小的80%以上,再置入T管。T管置入方法:(1)食指拇指压折T管下部,用第一个大号止血钳夹住,折压T管上部与体外部交界处,并用第二个大号止血钳夹住,尽量缩小T管体积,并充分润滑T管表面;(2)第一止血钳经气切口沿隆突方向插入气管,使T管下部完全进入,然后松开第一止血钳,第二止血钳推送T管上部及体外部,使整个T管上部完全进入气管;助手固定T管体外部,松开止血钳,提拉体外部使T管上部上移至切口上方;(3)用硬质抓钳在直视下钳住T管上部越过狭窄段,如T管上部扩张不良,予球囊扩张,使支架充分膨胀。术后第二日复查支气管镜,吸引分泌物及血液,观察T管与狭窄段位置,复查胸部CT,明确T管与气管及肺部情况。间歇雾化吸入治疗,并每4周复查支气管镜观察支架位置及是否出现肉芽生长,如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加重或呼吸困难加重随时行支气管镜检查。
结果 10例患者T管均一次置入成功,有效、迅速解除气道狭窄症状,缓解呼吸困难,术后可发声。共随访3个月,8例病人气道肉芽组织增生少,定期观察,咳嗽、咳痰少,未出现肺部感染,无活动后气喘,可正常发声。2例病人气道内肉芽组织增生,需定期门诊冷冻治疗。
结论 硬质支气管镜引导T管置入治疗良性气道狭窄操作简便、可行,创伤少,安全性高,疗效明显。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