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嵌合(穿支)皮瓣的定义分类和临床应用进展
讲者:
魏在荣
单位: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播放:
2420
论文摘要:
颌面部和四肢常因严重创伤或恶性肿瘤切除术后形成复杂的复合组织缺损,应用单一的组织瓣修复常难以达到满意效果,同期进行两个或多个独立皮瓣手术时间长、难度大,分期进行延迟手术时间,增加患者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嵌合皮瓣”的概念是 Hallock[1]在1991年首次提出,报道了股前外侧皮瓣和股直肌瓣的复合组织瓣,并认为嵌合皮瓣为复合皮瓣类型的一种。“穿支皮瓣”概念出现前,嵌合皮瓣的设计切取困难,临床应用受限。1989年Koshima等[2]首次提出“穿支皮瓣”概念,后于1993年[3]报道了嵌合穿支骨皮瓣,将股前外侧皮瓣和髂骨复合移植修复头颈部缺损。随着显微技术的广泛应用及成熟促进了穿支皮瓣的飞速发展,嵌合穿支皮瓣也迎来了迅猛发展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成功的修复了口腔颌面部及四肢多类型的复合组织缺损,其中Huang[4]和Zheng等[5]以旋股外侧动脉为蒂的嵌合穿支皮瓣分别重建修复9例面颊部洞穿性复合缺损和22例四肢复合软组织缺损;Brown[6]和Tachi等[7]以肩胛下动脉为蒂构建多类型嵌合穿支皮瓣分别成功修复46例颌面部复合缺损和10例胫骨骨髓炎伴软组织缺损;吴洁[8]和Zheng等[9]以旋髂深动脉穿支嵌合髂骨皮瓣分别成功修复6例下颌骨复合性缺损和5例四肢骨与软组织复合缺损,均获得满意修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