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注册咨询:400-008-5413 销售咨询:010-6029 9110、80259978
王德运:脉搏轮廓心排量监测在重症烧伤患者早期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PPT讲座视频 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第二十五届全军烧伤外科学专业学术会议
标题: 脉搏轮廓心排量监测在重症烧伤患者早期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讲者: 王德运
单位: 武汉市第三医院
播放: 2796
论文摘要:

【摘要】 目的:分析应用脉搏轮廓心排量监测技术(PICCO)监测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规律,探索该技术在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治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将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重症病区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且用脉搏轮廓心排量监测仪进行监测的18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这些患者均是按常规补液抗休克及手术等综合治疗,从护理记录单中找出每4小时一次对脉搏轮廓心排量监测仪进行定标所记录的连续心排指数(PCC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I),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及中心静脉压(CVP)的数据进行统计,共统计7天的参数,计算出平均值,将这些平均值做成折线图,观察其变化趋势,同时统计18例患者的治愈率。结果:连续心排指数(PCCI)在大面积烧伤休克期(24小时)都是降低的,特别是在伤后12小时降到最低,最低为0.93L/min/ m²,平均为2.24L/min/m²,以后逐渐升高,伤后36小时恢复到正常,后继续升高,84小时后达到峰值,最高达到10.54 L/min/m²,平均为6.06L/min/m²,随后心输出量开始降低,逐渐又恢复到正常值。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在伤后逐渐升高,到伤后16小时高于正常值,伤后第28小时达到峰值,最高为5489dyn•s•cm-5•m²,平均为3108.92dyn•s•cm-5•m²,伤后36小时降至正常,后逐渐降低,72小时低于正常值,76小时达到最低为 1180.20dyn•s•cm-5•m²,92小时后又恢复正常。全心舒张末容积(GEDI)伤后24小时内均低于正常值,伤后12小时最低,为612.33ml/m²,伤后28小时恢复正常,以后逐渐升高,于伤后36小时达到峰值为807.57 ml/m²,后逐渐恢复到正常值。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于伤后16小时超过正常值,以后逐渐升高,伤后36至40小时升至最高。平均值达到10.20ml/Kg,以后逐渐降低至7-8ml/Kg之间。中心静脉压(CVP)在伤后16小时均为正常值,以后逐渐升高,到伤后第2天升至最高为14.6cmH2O,第6天恢复正常,总体变化不明显。所有18例大面积烧伤患者除一例放弃治疗以外,其他全部治愈,治愈率94.4%。结论:脉搏轮廓心排量监测仪能 持续、动态、精确的监测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规律,为大面积烧伤病人早期的抗休克及围手术期的治疗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烧伤科

武汉市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副主任兼病区主任,烧伤研究所副所长。任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常委,湖北省医学会烧伤与创面修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市医学会烧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损伤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常会,中国医疗促进会烧伤医学分会常委,中国教育协会烧伤专业委员会常委,武汉市医师协会重症专业委员会常员,《中华烧伤杂志》编委等职务。

... 更多
该讲者其他视频
相关视频
该讲者其他论文
相关论文
学术交流区 (0条留言)
最新留言
产品&服务
• 学会/协会管理系统
• 会务通学术会议服务平台
• 现场注册签到管理系统
• 会场幻灯传输转播系统
• 学术会议网络直播系统
• E-Poster电子壁报系统
• 企业数字助展服务
• 花生会议管理系统
帮助中心
• 功能更新
•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
• 公司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微信扫描
美迪康官方微信
Copyright©2007-2017 MEDCON. All Rights Reserved.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1505号-3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