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摘要】
目的观察系统康复联合踝关节活动训练器治疗踝关节瘢痕挛缩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方法对我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踝关节植皮术后患者32例深Ⅱ~Ⅲ度烧伤后瘢痕挛缩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常规治疗组14例和联合治疗组18例。两组患者均累及踝关节为深Ⅱ~Ⅲ度烧伤,均行踝关节植皮手术,术后2周植皮成活,拆线后予以康复治疗。均行踝关节常规物理因子、自制弹力袜、关节松动术、主动训练等系统康复治疗。联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运用踝关节JAS关节训练器进行静态渐进牵伸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2周。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分别进行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常规关节角度尺测量法、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定法来评定踝关节周围瘢痕情况、关节活动度(ROM)及踝关节功能。对数据行
t检验,
x2检验及Mann-Whitney检验。
结果(1)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前瘢痕情况评分为(10.3±1.9)分,治疗后为(4.5±1.5)分,改善分为(5.8±1.0)分;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前瘢痕情况评分为(10.5±1.6)分,治疗后为(4.6±1.5)分,改善分为(5.9±1.2)分;2组患者瘢痕情况改善分相近(
t=0.874,
P=0.419)。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瘢痕情况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t值分别为14.014和10.003,
P值均小于0.01)。(2)治疗前,常规治疗组患者踝关节ROM评级优良比为21.4%(3/14),联合治疗组患者踝关节ROM评级优良比为22.2%(4/18),二者相近(
χ2=2.140,
P=0.140);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踝关节ROM评级优良比为88.8%(16/18)明显高于常规训练组的64.2%(9/14)(
χ2=0.023,
P=0.038)。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踝关节ROM优良比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
Z值分别为-2.023和-4.780,
P值均小于0.05)。(3)联合治疗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改善分为(26±12)分,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的(15±7)分(
t=3.278,
P=0.002)。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
t值分别为2.628和6.125,
P值均小于0.05)。治疗前2组患者踝关节功能评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0.286,
P=0.77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踝关节功能评级优于常规治疗组(
Z=-0.286,
P=0.046)。2组患者治疗后踝关节功能评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
Z值分别为-2.717和-4.998,
P值均小于0.01)。
结论系统康复联合踝关节活动训练器对踝关节周围瘢痕挛缩导致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静态渐进牵伸有显著促进作用,能较好地恢复踝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