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在体细胞中,DNA双键断裂(DNA doubled-strand breaks, DSBs)是目前已知DNA损伤中最为严重的一种。DSBs能够引起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凋亡,导致生殖能力下降。针对DSBs后机体进行的DNA损伤应答通路的研究在生殖领域也成为热点。
本实验收集年轻组(≤29岁)和高龄组(≥37岁),在我中心COH后行取卵术的女性的卵丘细胞。纳入标准:双侧卵巢无手术史;无其他慢性疾病及内分泌疾病。排除标准:高雄激素血症的表现;PCOS;子宫内膜异位症。实验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人卵丘细胞凋亡。
结果显示,年轻组(23例)早期凋亡率显著低于高龄组(30例)(13.85±1.17 %vs 21.95±1.91%,P=0.01)。年轻组凋亡率显著低于高龄组(35.78±3.51% vs 54.18±6.14%,P=0.04)。另外收集的卵丘细胞年轻组(20例),高龄组(25例),采用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DSBs相关修复基因BRCA1和ATM的表达。结果显示,高龄组BRCA1和表达量显著高于年轻组(P=0.02)。高龄组ATM表达量显著上升(P=0.03)。
综上所述,随着年龄的增加,人卵丘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年龄引起的人卵丘细胞DSBs与凋亡密切相关。在高龄女性的卵丘细胞中,ATM通路被激活的,BRCA1介导的ATM修复通路在促排卵周期的高龄女性卵丘细胞中正在发挥作用。有研究发现,由于年龄引起的DSBs是可以通过恢复细胞周期来修复的。COH过程中,促排卵药物使得卵丘细胞增殖迅速,从而对于年龄因素引起的DSBs累积有一定的修复作用。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高龄组卵丘细胞在凋亡比率高的同时,修复基因ATM和BRCA1基因表达也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