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抗缪勒氏管激素对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显微外科干预的预测作用
讲者:
孙龙浩
单位:
东方医疗集团菁华医院
播放:
1793
论文摘要:
目的 人抗缪勒氏管激素(AMH)是一种糖蛋白二聚体,由男性睾丸的支持细胞所分泌的,它有抗旨睾丸间质细胞增殖和类固醇激素合成作用。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抗缪勒氏管激素症男性体内的生理转化作用,并开发其在男性不育症精子发生中的应用价值。因此,我们将通过测定精浆中抗缪勒管激素来预测睾丸生精功能,对显微外科干预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患者时做术前评估,为取精的成功与否寻找诊断标志物提供有利证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显微外科干预的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38例)为测试对象,年龄为22岁至53岁,平均年龄为(32.12±6.01)岁,染色体核型均为(46,XY),采用ROC曲线预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睾丸精子获取术(TESE)的成功率的价值,并寻找出最佳诊断阈值。精液液化后,根据WHO第5版人类精液检查处理实验手册中标准来执行,采用WLJY-9000型的CASA进行精液常规处理,并在精浆中的抗缪勒氏管激素水平的测定应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双份重复检测测定血浆中的抗缪勒氏管激素。人工纯化重组的抗缪勒氏管激素来做标准化曲线,最低的检测限是3.2pmol/L,检测测试的范围为3.20-1071pmol/L,批内变异系数为8%,批间的变异系数为10%。结果 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精浆抗缪勒管激素浓度测定中有17例未检出,其他检出患者精浆中的抗谬论氏管激素浓度为6.45-71.20pmol/L,其中精浆抗缪勒氏管激素预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取精成功与否的最佳阈值为≥8.37pmol/L。结论 精浆中的抗缪勒氏管激素可作为预测睾丸生精功能标志物,是作为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显微外科干预术前评估的有利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