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精子-透明质酸结合试验对短时受精R-ICSI的影响
讲者:
杨雪莲
单位:
深圳市武警医院生殖中心
播放:
1537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精子-透明质酸结合率与R-ICSI之间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6月在本中心首次取卵行短时IVF的患者1630例作为对照组(短时IVF组),因受精失败行补救ICSI的130例作为实验组(R-ICSI组),比较两组患者女方年龄、不孕年限、总Gn用量、获卵数;并比较两组精液的精子-透明质酸结合率、密度、前向运动率、正常形态率、胚胎质量以及妊娠结局。
结果(1)两组患者在年龄、不孕年限、总Gn用量以及获卵数方面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R-ICSI组的精子-透明质酸结合率显著低于短时IVF组(P<0.01),同时R-ICSI组的精液密度和正常形态率也明显低于短时IVF组(P<0.05),但其均值却仍然高于精液常规参数的正常参考值,仅前向运动率的均值低于参考值,但二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R-ICSI组的正常受精率、多PN率及优胚率均显著低于短时IVF组(P<0.01);(4)R-ICSI组平均移植胚胎数显著高于短时IVF组(P<0.01),但种植率却低于短时IVF组(P<0.05);R-ICSI组临床妊娠率低于短时IVF组,胚胎停育率高于短时IVF组,但二者之间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R-ICSI组的精子-透明质酸结合率显著降低,与精子密度、前向运动率和正常形态率呈正相关。R-ICSI组的受精率、优胚率、胚胎种植率明显低于短时IVF组可能与精子-透明质酸结合率显著降低有关。因此对精液常规参数正常的男性不育患者进行精子-透明质酸结合试验,可为其生育能力评估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更好地指导临床选择受精方式。R-ICSI组的临床妊娠率低于短时IVF组,胚胎停育率高于短时IVF组,但二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R-ICSI组移植周期数较少有关,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