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 检测一X连锁少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家系EDA基因突变位点。
方法 分析该家系遗传特点,考虑X连锁隐性遗传,不排除X染色体显性遗传可能。提取先证者及其家系部分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利用软件primer3对参与EDA基因编码的8个外显子和EDAR基因的12个外显子以及各个外显子内含子临界区域进行引物设计,分别对外显子及其上下游100bp临界区域的DNA进行PCR扩增。PCR扩增EDA、EDAR基因编码区的外显子及其两端侧翼序列并测序,Chromas(version 2.4.1)软件读取测序结果,同时输出DNA序列。以UCSC Genome Browser on Human Feb. 2009 (GRCh37/hg19) Assembly提供的基因组序列为参考序列,用DNAssit(version 2.2)比对并找到突变位点后Chromas截取峰形图并存档。
结果 先证者及其兄常染色体致病基因EDAR未发现致病突变。EDA基因6号内含子剪切供体发生GT>GA突变,而家系其他成员无外胚层发育不良临床表现,且均无该位点突变。该位置位于该内含子的剪切供体位置,该位点在人、恒河猴、大鼠、斑马鱼等多个物种均呈高度保守,其发生突变,可导致基因的mRNA剪切异常,从而导致EDA蛋白的数量或结构发生异常,影响信号转导。
结论 本家系中IVS 6+2 T>A(g.69250372,Xq22.3)突变为剪切致病突变,属国内外首报,是X连锁少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的新致病突变。该突变可用于遗传咨询和种植前遗传学诊断,减少出生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