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显微镜下睾丸取精术在特发性非梗阻性无精子症中的应用
讲者:
李芃
单位:
沈阳东方医疗集团菁华医院
播放:
1235
论文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睾丸取精术应用于未发现病因的特发性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的疗效,以及睾丸显微取精术在特发性非梗阻性无精子症中应用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5~2018.5于我院生殖男科接受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的特发性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116例,统计取精成功率及其与睾丸体积、FSH、INHB的相关性。结果:26例患者通过睾丸显微取精查找到精子,精子获得率(SRR)为22.4%,其中22例患者睾丸体积在2~8ml,FSH值在16.79~42.50 IU/L(1.4~18.1 IU/L),INHB值在21.1~138.6 pg/ml(18.22-311.27 pg/ml);其余4例患者睾丸体积大于12ml,FSH值为10.1~25.87 IU/L,INHB值在45.7~232.5 pg/ml。结论:特发性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是不明病因导致的睾丸生精功能严重损害,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因睾丸体积大小及内分泌FSH、INHB水平的不同,其显微取精成功率是有差异的。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不明原因的NOA患者,睾丸体积在2~8ml显微取精的成功率更高,更容易找到粗大饱满的局灶性生精小管,甚至睾丸体积2ml或FSH值高达42.5 IU/L的患者依然可以通过显微取精获得精子。FSH、INHB可以反映睾丸的生精功能,通过血清FSH、INHB的测定可以评估生殖细胞减数分裂的活跃程度及支持细胞的分泌功能,但是FSH、INHB只能反映睾丸整体的生精功能,并不能反映出睾丸内是否存在局灶性生精组织,因此不能直接用于术前评估指标。睾丸体积同样不能直接预测显微取精的成功率,但我们发现对于特发性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睾丸体积越小,获取精子的概率越高,睾丸体积与精子获得率(SRR)呈负相关。睾丸显微取精应用于特发性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的治疗,应在完善术前评估指标的同时选择最适合手术的病例,因精子获得率偏低,还需要多中心病例来提供实施显微取精的必要性。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特发性NOA患者有70% 以上无法通过显微取精获得精子,因此需要开发新的有效的术前评估指标用以选择适合手术的病例。目前有文献报导精浆miRNA及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可以做为睾丸显微取精术前评估指标,但其临床参考价值仍有待于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