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运用品管圈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讲者:
李桂英
单位:
聊城市人民医院
播放:
987
论文摘要:
摘要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教育的方式不同分常规组和观察组:成立品管圈之前87例,按照常规教育方法;92例观察组实施品管圈活动。1、观察组首先组建了包括一名圈长和五名圈员组成的品管圈,确定圈名“生命之源圈”和圈徽。2、选定主题:针对平时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小组成员进行分析整理后,最终选定主题为: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3、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进行现状调查,通过鱼骨图从人、料、法、环四个方面对健康教育知晓率低的原因分析,得出4个要因:①护士交流沟通技巧未掌握,讲解不细致。②患者需求多样化,内容记不住、依从性差。③宣教流程不完善、资料无统一规范。④宣教形式单一。4、对策拟定:品管圈成员运用想、选、合、分的步骤,首先针对真因思考改善对策,就每一条对策,按照圈能力、可行性、经济性、效益性等指标打分,按80/20法则评价、选择,然后将对策整合:将选择的对策进行同类项合并、整合、排序,最后根据拟定对策顺序和时间,进行圈员的工作分配。5、制定以下措施并实施:①加强护士交流沟通技巧的培训,开展案例情景模拟训练。②按照IVF-ET流程分阶段进行健康教育,掌握各阶段的目的、把握时机、落实效果。③制定统一的健康教育流程、内容,做到同质化。④医护一体化多种方式进行宣教:纸质资料、视频、个体讲解、微讲堂、术前访视等。结果:有形成果:实施品管圈前健康教育知晓率为55.55%,实施后93.87%,目标达标率为112% ,进步率68.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制定了IVF-ET健康宣教标准化流程,共同学习,使今后的宣教达到同质化。无形成果:通过本次圈活动,圈员们共同学习了品管圈相关知识,能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提高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握了护患沟通时机,增强了各班的责任感和团队凝聚力。结论:运用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有效改善了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保证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运行的安全性。